本报讯(记者叶辉)壁垒森严的高校学生学籍制度在浙江工业大学开了一条缝,该校机电学院研究生冯(日方)从这条缝中挤出,成为浙江省高校在读研究生第一个“休学创业”者。
据该校团委书记王兴杰介绍,主攻化工机械专业的冯(日方)品学兼优,已被学校确定今年暑假送美国深造。然而在春节前的一次社会实践中,他被一家公司看中,并成了那家公司的股东。当然,他作股的资本是技术。
冯(日方)的才华在实践中得以施展,然而学业却成了事业的羁绊,在“鱼与熊掌”间的再三权衡后,他向学校提交了休学报告。
就在冯(日方)提交休学报告时,浙江工大各院系关于创新教育的讨论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创新教育中就包括休学创业。今年3月,浙江工大《关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意见》向各院系征求意见,其中的内容有:对在课外科技方面取得较大成绩的学生可折算学分,鼓励学生保留学籍从事创新能力拓展的社会实践工作,允许学生创办科技型公司等。
此前,发生在该校的另一件事深化了《意见》的讨论。该校建工学院毕业班的濮阳焯去年暑假在社会实践中创办了电脑设计室,承接电脑建筑画和建筑物效果图等业务。设计室一开张生意就很火。去年下半年,杭州市房交会,设计室业务爆满,她忙得焦头烂额,整天待在设计室里加班,根本顾不上上课。校纪终于向她发出最后通牒:学校将以违纪处分她,按规定,旷课50学时即可开除。濮阳焯旷课已达190学时。
处分濮阳焯的报告送达校领导时,校领导正在考虑创新教育问题,处分吧,她旷课是为了创业,这正是学校鼓励的;不处分吧,如何体现纪律的严肃性?而且老师也有意见,今后还怎样对学生进行管理?学校最后对她作出从轻处分:记过。
濮阳焯事件使该校领导意识到,学校的管理已经落后,有必要进行改革,否则已很难适应发展的形势。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形势逼人,该校和各院系领导都注意到发生在学生中的变化:学生与社会联系越来越多,该校信息学院的学生60%以上有课题,这些课题都得到社会上的资助;学生寝室都有自备电脑,多的一个寝室有四五台,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许多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尝到了甜头,一些大三学生向家长宣布:我们能自己养活自己,经济上不要家长负担;实践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信息学院毕业班学生傅政军在社会实践中开发出国内169网第一个中文搜索引擎,虽然他还是学生,但某公司聘他工作,每月报酬1000多元。
当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创业机会,当事业与学业发生冲突,是按旧的学籍制度捆住学生手脚,还是先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休学创业机制便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据悉,该校规定,研究生休学创业可保留学籍1年,本科生可保留学籍2年。
冯(日方)是幸运的,经学校批准,他已经办妥了休学的手续。